
高考择校网
作为中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东北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为目标。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即将启动,学校将继续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改革,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关键领域,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子。本文将从招生对象、选拔标准、培养模式等维度,系统解读东北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条件,为有志于投身基础学科研究的考生提供参考。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面向全国招生,重点选拔两类考生:
学业成绩优异者:在高三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异,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A等,且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的考生。 学科特长突出者: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表现,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或具备同等创新潜质的考生。报名考生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创新能力; 高中阶段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无学术不端行为记录。东北大学强基计划选拔坚持"全面考核、综合评价"原则,构建"高考成绩+校测成绩"的双维度评价体系:
1. 高考成绩要求考生高考成绩需达到生源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且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核心科目成绩不低于满分的80%。对于学科特长突出者,可适当放宽高考成绩要求,但不得低于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90%。
2. 校测考核内容校测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重点考察考生的学科素养、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笔试: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知识,注重考查考生的学科基础、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试题难度略高于高考水平,部分题目涉及学科前沿知识。 面试:采用多对一形式,重点考察考生的学术兴趣、科研潜质和创新思维。面试专家组由相关学科教授组成,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全面评估考生的综合素质。3. 综合成绩计算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占85%)和校测成绩(占15%)加权计算得出。对于学科特长突出者,校测成绩占比可提高至20%。最终录取依据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实施"一制三化"培养模式,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构建从本科到博士的贯通式培养体系:
1. 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由院士、长江学者等顶尖学者担任,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学术能力。导师团队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领域,确保学生获得专业指导。
2. 小班化强基计划班级规模控制在20人以内,实行小班化教学。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交叉,开设前沿讲座、研讨课程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
3. 个性化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本硕博"贯通培养通道,优秀学生可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设立专项奖学金,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实践。
4. 国际化与海外知名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学生可申请参加国际交换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等。定期邀请国际顶尖学者来校讲学,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2025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聚焦基础学科领域,涵盖以下方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重点培养数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数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物理学:聚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等方向,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理学家。 化学:围绕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领域,培养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人才。 生物科学:重点培养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的创新人才。各专业均设置本硕博贯通培养通道,优秀学生可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缩短培养周期。
1. 考生需密切关注东北大学招生网发布的最新信息,及时了解报名时间、考核安排等重要节点。
2. 报名材料需真实准确,如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报考资格。
3. 建议考生提前了解目标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做出选择。
4. 备考过程中,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提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东北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以"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致力于为基础学科领域输送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通过严格的选拔标准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学校将为优秀学子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对于有志于投身基础学科研究的考生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升学机会,更是一次实现学术梦想的起点。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准备,积极报考,在东北大学的沃土上成长为未来科学领域的栋梁之才。
标签: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条件 #2025年强基计划 #东北大学招生要求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