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择校网
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视,强基计划已成为高校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重点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本文将从招生对象、报名条件、选拔程序、培养模式四个维度,系统解读同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为考生提供全面参考。
同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聚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四个基础学科专业,重点招收两类考生:
在高考改革省份,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且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成绩均达合格标准。非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需达到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同时需提供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证明,或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针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单科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学校将设置专项选拔通道。要求考生在相应学科省级统考中成绩排名前1%,或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省级赛区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项。此类考生需提供学科竞赛获奖证书或省级统考成绩证明。
符合招生对象要求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并提交以下材料:
符合基础学科拔尖类条件的考生需额外提交:
学科竞赛获奖证书扫描件 省级统考成绩证明(需教育主管部门盖章) 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如论文、专利、实验报告等,非必要但可作为加分项)特别说明:所有提交材料需真实有效,学校将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资格审核。弄虚作假者将取消报考资格,并记入考生诚信档案。
选拔程序分为初审、校测、录取三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学校将组织专家组对考生提交材料进行综合评估,重点考察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学术志趣等维度。初审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档,通过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5倍。
通过初审的考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综合测试,考核内容包括:
学科基础测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中任选两门进行笔试,重点考察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专业潜质面试:采用多对一面试形式,由相关学科教授组成考核组,重点考察科研兴趣、创新思维、表达能力等。 体质测试:包含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三个项目,测试结果作为录取重要参考,不计入总成绩。学校将根据"高考成绩(折算为百分制)×85% + 校测成绩×15%"的综合成绩进行排序录取。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录取,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 在核心期刊发表学科相关论文(第一作者) 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奖项同济大学强基计划实行"3+1+X"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具体特色包括:
为每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行业导师"双导师团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前三年完成基础课程学习,第四年进入科研实践阶段,符合条件者可提前进入硕士阶段学习。
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等国际顶尖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学生可申请海外科研实习、双学位项目等国际化培养机会。
建立"年度考核+中期评估"制度,对不适应强基计划培养要求的学生可调整至普通专业学习,同时开放校内二次选拔通道,补充优秀生源。
设立强基计划专项奖学金,覆盖100%学生;提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资源;实行"一人一策"就业指导,优先推荐至国家重点领域单位就业。
同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通过严格的选拔标准和科学的培养体系,为国家基础学科发展和关键领域突破输送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欢迎有志于投身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学子积极报考,在同济大学这片沃土上书写青春华章。
标签: #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条件 #2025年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要求 #强基计划招生 #同济大学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