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择校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2025年继续实施强基计划,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本招生章程详细介绍了招生专业、报名条件、选拔程序、培养模式等关键信息,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全面、准确的报考指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农业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5年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具备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通过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打造一批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一)招生专业
2025年强基计划聚焦学校优势学科,设置以下招生专业:
生物科学:依托作物学、植物保护等国家“双一流”学科,聚焦生物育种、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 种子科学与工程:服务国家种业振兴战略,培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方向的专业人才。 智慧农业:结合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探索智能农业装备、农业大数据等新兴方向。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的创新人才。(二)招生计划
学校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2025年强基计划全国招生总计划为120人,具体分省计划将于报名系统中公布。
(一)基本条件
1. 符合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中毕业生。
2. 考生须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符合专业要求,在传统高考省份须为理科生。
(二)优先条件
1. 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2. 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表现,如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发明专利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
(一)报名与初审
1. 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教育部强基计划报名平台完成注册与报名,提交个人陈述、获奖证书等材料。
2. 学校组织专家对考生材料进行初审,重点考察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及综合素质。
(二)学校考核
1. 笔试:重点考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知识,以及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
2. 面试:采用专家与考生多对一形式,考察专业志趣、科研潜力及综合素质。
3. 体质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等项目,成绩作为录取参考。
(三)高考成绩要求
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四)综合成绩计算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折算为百分制)×85%+学校考核成绩(折算为百分制)×15%。
(一)本硕博衔接培养
实行“3+1+X”培养模式,前三年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第四年通过考核后进入研究生阶段,实行弹性学制,最短5年、最长8年完成本硕博贯通培养。
(二)导师制与小班化教学
为每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实施小班化、探究式、个性化教学,注重科研训练与实践能力培养。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培养项目,拓宽国际视野。
(四)动态进出机制
每学年进行综合考核,未达到培养要求的学生将转入普通专业学习。
(一)录取原则
根据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分专业择优录取。若综合成绩相同,依次比较高考成绩、学校考核成绩。
(二)志愿填报
考生须在提前批次填报强基计划志愿,未被录取者不影响后续批次录取。
(三)身体条件
考生须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生物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信息公开
招生章程、考核成绩、录取结果等关键信息通过学校本科招生网及时公示。
(二)监督机制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招生工作,设立举报邮箱和信箱,接受社会监督。
(三)申诉渠道
考生对录取结果有异议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为目标,通过创新选拔机制和培养模式,为有志于投身农业科技事业的青年学子提供广阔平台。我们期待与优秀学子携手,共同书写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青春篇章!
标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强基计划 #西北农林招生章程 #2025强基计划招生 #农林科大强基 #强基计划招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