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择校网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兰州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基础学科领域深耕细作。2025年,兰州大学继续实施“强基计划”,通过优化招生规模、强化培养机制,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领域选拔和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拔尖人才。本文将从招生规模、专业布局、培养特色等维度,全面解析兰州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根据兰州大学官方发布的招生政策,2025年强基计划全国招生总人数预计维持在200人左右(具体以教育部最终批复为准),与2024年基本持平。这一规模既体现了学校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持续投入,也反映了“小规模、高质量”的培养理念。
在区域分布上,兰州大学将继续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同时兼顾东部发达地区生源质量。例如,在甘肃、陕西、河南等省份的招生名额将保持稳定,而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基础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将通过优化选拔机制吸引更多优质生源。
从专业结构来看,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四个基础学科专业仍是招生重点,占总招生计划的80%以上。此外,学校新增“生物育种科学”方向,响应国家种业振兴战略,体现学科交叉融合趋势。
兰州大学强基计划的专业设置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学科特色与优势:
数学与应用数学:依托西部资源环境数学中心,聚焦大数据分析、计算数学等方向,培养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能力。物理学:围绕量子信息、凝聚态物理等前沿领域,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强化科研实践。化学:依托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绿色催化、新能源材料等方向,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生物科学:围绕西部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题,开展野外科学考察与实验室研究,培养生态学领域领军人才。新增方向:生物育种科学:整合作物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资源,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学校通过“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模式,推动强基计划学生参与跨学科研究项目,例如数学与物理联合培养、化学与生物交叉课题等,拓宽学术视野。
兰州大学强基计划的选拔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注重考察学生的学科兴趣、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
报名条件:面向高考成绩优异或学科竞赛获奖(如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的考生。考核方式:采用“高考成绩+校测成绩”的综合评价模式,校测包括笔试(学科基础能力测试)、面试(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考察)和体质测试。动态调整:入学后,学校通过中期考核、导师评价等方式,对不符合培养要求的学生进行分流,同时允许优秀学生转入强基计划,形成“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此外,学校为强基计划学生配备院士、长江学者等顶尖学者作为导师,实施“一对一”个性化培养方案,确保学生获得优质学术资源。
兰州大学强基计划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为培养目标,构建了“3+1+X”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
本硕博衔接:本科阶段强化基础课程学习,硕士阶段开展科研训练,博士阶段聚焦前沿问题研究,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国际交流: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顶尖高校建立联合培养项目,支持学生参与海外科研实习。实践平台:依托敦煌研究院、中科院兰州分院等科研机构,建立野外实习基地和联合实验室,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激励政策:设立专项奖学金,覆盖学费、生活费及国际交流费用;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优秀学生可直博。据统计,兰州大学前两届强基计划学生中,超过60%在本科阶段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0%获得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兰州大学强基计划毕业生主要流向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重点行业。例如,2024届强基计划毕业生中:
45%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顶尖机构深造;30%赴海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25%进入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学校通过“校友导师计划”、企业定制化培养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
兰州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以“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未来领军人才”为核心,通过优化招生规模、强化专业特色、完善培养机制,为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无论是投身科研前沿,还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兰州大学强基计划都将成为学生实现学术梦想的起点。期待更多优秀学子加入兰大,共同书写基础学科发展的新篇章!
标签: #兰州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兰州大学强基招生人数 #2025兰州大学强基计划 #兰州大学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