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择校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同济大学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制定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章程。本计划旨在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符合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此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二等奖及以上。同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工程力学。学校将根据各省高考综合改革进程、中学素质教育推进情况以及学校历年招生情况,在部分省份确定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具体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详见报名系统。
考生可登录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报名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三)学校考核对于第一类考生,依据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按学校在生源所在省份强基计划招生计划数的4倍确定各省入围学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同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对于第二类考生,达到学校破格入围的条件和相应高考成绩要求,即可入围学校考核。
学校考核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笔试主要测试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能力。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兴趣志向、科研潜质、科学精神等,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体育测试项目包括立定跳远或50米跑(二选一),考生需填写《体育测试项目确认表》,选择参加的测试项目,考生项目选择以签字确认为准,不得更改。体育测试成绩将作为综合成绩同分情况下的排序依据之一。
(四)录取办法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占85%)、学校考核成绩(占15%)组成。
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考生填报志愿和在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以高考成绩、高考数学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排序。
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所需计划不占用第一类考生招生计划。
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同济大学强基计划将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促进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建设强基计划学生学习专属社区,实施在思想引领、创新创业、实践拓展、学业支持、生涯指导等方面的综合赋能。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学校将制定专门管理办法和动态考核机制,对学生学业、思想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科学分流不适合继续在强基计划实施的学生。
学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学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
学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学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
如遇不可抗力因素,招生流程所作调整,将另行通知。本简章由同济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同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章程的制定,体现了学校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校将致力于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期待广大有志青年积极报名,共同开启在同济大学的精彩学术之旅,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 #同济大学强基招生政策 #强基计划报考指南 #同济大学招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