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择校网
四川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秉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落实国家关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四川大学2025年继续实施“强基计划”,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领域,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本文将详细介绍招生政策、选拔程序、培养模式及考生须知等内容。
(一)招生对象
符合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考生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其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潜质,经中学推荐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二)报名方式
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四川大学本科招生网“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上传证明材料并确认志愿。每位考生限报1个专业,报名截止后不得修改志愿。
(一)招生专业
四川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基础医学各专业招生计划根据生源情况动态调整,最终以教育部批准为准。
(二)培养特色
强基计划学生实行“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配备顶尖师资团队,提供专项科研资源,实施本硕博衔接培养,优先推荐参与国际交流项目。
(一)初审
学校组织专家对考生报名材料进行审核,重点评估学业成绩、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等。初审通过的考生可参加后续考核。
(二)考核
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主要考察学科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科目与报考专业相关; 面试:重点考察综合素质、专业兴趣、科研潜力及创新能力,采用多对一形式。对于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的考生,可申请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环节。
(三)综合成绩计算
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占85%)和校考成绩(占15%)组成,按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计算。校考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四)录取
根据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结合专业志愿和招生计划择优录取。若综合成绩相同,依次比较高考成绩、校考成绩、单科成绩(数学、语文、外语)。
(一)动态分流机制
强基计划学生实行“滚动进出”管理,每学年进行综合评估,对不符合培养要求的学生分流至普通专业,同时从普通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补充进入强基计划。
(二)本硕博衔接培养
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优先推荐至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平台参与科研工作。
(三)国际交流支持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强基计划学生赴世界一流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学术交流或短期研修。
(一)报名材料
考生须提交以下材料:
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高中阶段成绩单(加盖中学公章); 学科竞赛获奖证书(如有); 中学推荐信(如有)。所有材料须真实有效,弄虚作假者取消资格。
(二)体检要求
考生须符合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补充规定。报考基础医学专业的考生需特别注意色盲、色弱等限制条件。
(三)其他事项
强基计划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填报; 学校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开展招生培训、咨询等活动; 本章程由四川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四川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目标,通过严格的选拔机制、创新的培养模式和完善的保障体系,为有志于投身基础研究的青年学子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我们期待与胸怀理想、追求卓越的你携手同行,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章!
标签: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四川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招生条件 #强基计划招生政策 #强基计划招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