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择校网
随着教育多元化发展,浙江省各地市在义务教育阶段逐步探索"特长生招生"模式,为具有艺术、体育、科技等特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升学通道。2025年小升初特长生报名工作即将启动,本文将从政策依据、报名条件、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四个维度,为家长和学生提供系统性指导。
浙江省教育厅于2024年发布的《关于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特长生招生需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重点考察学生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与往年相比,2025年政策呈现三大核心变化:
报名时间提前至5月上旬,与普通招生流程错峰进行增设"双通道"报名机制:线上平台统一申报+线下材料核验强化过程性评价,专业测试成绩占比从60%调整为50%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学生均可申报特长生:
1. 艺术类特长生音乐:需持有浙江省音乐家协会考级委员会颁发的六级以上证书,或市级以上艺术展演获奖证明舞蹈:具备中国舞、芭蕾舞等舞种考级五级以上资质,或参与过校级以上大型演出美术:获得"雏鹰杯"等省级赛事奖项,或作品入选市级美术馆展览2. 体育类特长生田径:区县级运动会前八名,或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球类:校队主力队员,需提供比赛视频及教练推荐信武术:省级传统武术比赛获奖,或持有段位证书3. 科技类特长生机器人竞赛:省级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二等奖以上编程:通过中国电子学会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四级科技创新:获得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整个报名流程分为六个关键步骤:
1. 资格预审(5月1日-5月7日)登录"浙江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完成基础信息填报。系统将自动比对学籍信息与特长资质,生成《资格预审通过单》。
2. 材料提交(5月8日-5月12日)需准备以下材料:
特长证明原件及复印件(需加盖发证单位公章)近三年获奖证书(按时间顺序装订)特长发展报告(含学习经历、比赛经历、未来规划)学籍证明(由就读小学出具)材料提交方式:
线上:通过"浙里办"APP上传电子版线下:送至目标初中指定受理点3. 专业测试(5月25日-5月26日)测试内容包含:
基础能力(30%):如音乐类视唱练耳、体育类体能测试专项技能(50%):根据申报项目进行实操考核综合素质(20%):通过情景模拟考察应变能力注意事项:
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候考自备乐器、运动装备等必要物品遵守考场纪律,违规者取消资格4. 成绩公示(6月1日-6月5日)通过"浙江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查询专业测试成绩,公示期接受社会监督。如对成绩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提交书面复核申请。
5. 志愿填报(6月10日-6月12日)每位考生可填报2所目标初中,需注意:
第一志愿需与专业测试项目一致第二志愿可跨项目填报,但需满足基础条件志愿提交后不可修改6. 录取确认(6月20日)录取规则:
按专业测试成绩(50%)+综合素质评价(30%)+学业水平(20%)综合排名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未被录取者自动转入普通招生流程为确保报名顺利,需特别注意:
资质认证:所有证书需在有效期内,过期证书视为无效时间节点:严格遵守各环节截止时间,逾期视为放弃诚信原则:提交材料必须真实,弄虚作假将取消三年报考资格健康防护:专业测试期间需提供健康承诺书,特殊考生可申请线上测试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整理如下:
Q1:跨区报考是否受限?A:原则上允许跨区报考,但需满足目标区域招生政策要求,部分热门学校可能设置户籍或学籍限制。
Q2:同时具备多项特长如何申报?A:只能选择一项作为主申报项目,其他特长可作为补充材料提交。
Q3:专业测试未通过怎么办?A:可继续参加普通招生流程,不影响后续录取。
特长生招生制度的完善,为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5年的报名工作在流程优化、评价标准等方面作出重要调整,既注重专业素养,又强调综合素质。建议家长和学生提前做好规划,理性选择报考项目,避免盲目跟风。在准备过程中,既要突出特长优势,也要保持学业平衡,真正实现特长发展与全面成长的有机结合。让我们共同期待通过这一制度,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标签: #浙江特长生小升初报名 #2025浙江特长生 #小升初特长生政策 #浙江小升初特长生报名 #2025浙江小升初特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