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择校网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南通市2025年小升初政策将延续"公平、规范、优质"的导向,在延续现有政策框架的基础上,对户籍管理、学籍衔接、综合素质评价等关键环节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将从政策依据、核心条件、材料准备、特殊群体保障等维度,为家长提供系统性解读。
1. 户籍与房产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法》及南通市教育局规定,2025年小升初学生需满足"户籍、房产、实际居住"三统一原则。具体要求为:学生户籍需与法定监护人(父母)户籍一致,且房产地址与户籍地址完全匹配。对于新购房产,需在入学当年6月30日前完成产权登记。特殊情况处理:若父母双方在南通无房产,可提供祖父母/外祖父母房产证明,但需满足三代户籍同册且实际居住条件。租房家庭需提供连续3年以上的租赁备案证明。2. 学籍管理规范
学生需持有南通市小学学籍,且在六年级第二学期完成学籍信息核查。跨区转学需提前1年向目标区教育局提交申请,提供房产证明、户籍迁移证明等材料。学籍异常处理:对于学籍信息与户籍信息不一致的情况,家长需在5月底前完成信息更正,否则可能影响学位分配。3. 综合素质评价
南通市自2023年起推行"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双轨评价机制。2025年将继续采用"基础性指标(70%)+发展性指标(30%)"的评分体系,其中发展性指标涵盖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艺术素养等维度。家长需注意:小学阶段获得的区级以上荣誉证书、竞赛奖项可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议提前整理归档。1. 基础材料(必交)
户籍证明:全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需含户主页、父母页、学生页)房产证明:不动产权证书或购房合同(需附全额发票)学籍证明:小学毕业证书或学籍卡(需加盖学校公章)2. 补充材料(按需提交)
特殊群体证明:现役军人子女需提供部队政治部证明;高层次人才子女需提交人才认定文件政策性照顾材料:烈士子女、公安英模子女等需提供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积分入学材料: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需准备居住证、社保缴纳记录、劳动合同等3. 时间节点提示
4月:各区教育局发布招生细则5月:网上信息登记(需上传材料电子版)6月:现场材料审核(建议提前预约时段)7月:录取结果公示及学位确认1.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实行"积分入学"制度,总分100分,包含居住年限(40分)、社保缴纳(30分)、就业情况(20分)、计划生育(10分)四个维度。建议家长提前2年办理居住证,保持社保连续缴纳。2. 残疾儿童少年
提供残疾证及医学评估报告,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学生需通过学习能力评估方可进入普通初中。3. 多孩家庭
二孩(三孩)家庭若长子(女)已在目标学校就读,次子(女)可申请"长幼随学",需提供兄弟姐妹的学籍证明及关系证明。1. 跨区入学条件
需同时满足:监护人在目标区有稳定工作(提供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有固定住所(房产或租赁备案)、学生小学阶段在南通市就读。跨区申请需在4月30日前完成网上登记。2. 房产面积要求
政策未对房产面积作硬性规定,但需注意:若房产为商业用途(如公寓、商铺),即使有居住功能,也不符合入学条件。3. 延缓入学申请
因身体原因需延缓入学的,需提供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经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批准后方可延缓1年入学。1. 政策研读
建议家长在每年3月关注南通市教育局官网及各区教育局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政策动态。可加入家长社群交流信息,但需注意甄别非官方消息。2. 材料准备
提前整理户籍、房产、学籍等基础材料,建议使用文件袋分类存放。对于需要盖章的材料(如租赁备案证明),建议提前1个月办理。3. 择校建议
在满足基本入学条件的前提下,可综合考虑学校办学特色、师资力量、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建议参加学校开放日活动,实地了解校园环境。南通市2025年小升初政策既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又在细节上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深化。家长需以"政策合规、材料完备、规划提前"为原则,既要关注户籍房产等硬性条件,也要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建议从五年级开始系统准备,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活动提升综合竞争力。教育部门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材料提交、审核、结果查询的全流程线上办理,让家长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入学机制,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起点。
标签: #南通小升初条件 #2025南通小升初 #南通升学政策 #南通小升初攻略 #升学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