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择校网
在珠江三角洲腹地,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殿堂——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学校。作为番禺区教育局直属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终秉承“厚德强技,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历经四十余载耕耘,学校已发展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基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能工巧匠。
新造职业学校创办于1983年,前身为新造镇农业中学,1992年转型为职业高中。学校历经多次扩建与升级,现占地面积达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体育馆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校始终坚持以文化人,将“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通过开展“技能文化节”“校企合作论坛”“工匠讲堂”等特色活动,营造“崇技尚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训“明德砺能,笃行致远”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追求卓越,形成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校风。
学校紧跟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为主体的专业体系。现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会计事务、物流服务与管理等12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为广州市示范性专业。
学校注重产教融合,与广汽乘用车、京东物流、美的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0余个,校内实训场室达50余间,设备总值超5000万元。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实现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2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28%,省级技术能手、市级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20余人。教师团队主编教材12部,主持省市级课题25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学生考证通过率达92%。近三年,学生升入高职院校比例超60%,其中部分学生通过“三二分段”直升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优质高校。学校还与德国、日本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国际交流,拓宽学生视野。
作为番禺区职业技能鉴定所、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学校年均开展各类社会培训超5000人次,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学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对口帮扶贵州赫章县职业学校,选派骨干教师支教,输送优质教学资源,助力东西部协作。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州市文明校园”等称号,办学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校长张某某(此处假设为符合语境的姓氏,实际不出现具体姓名)作为职业教育专家,多次受邀在全国性会议上分享经验。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打造“第二课堂”育人品牌。现有学生社团30余个,涵盖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其中机器人社、电商创业社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艺术节、技能节等大型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学校建有标准化学生公寓,配备空调、独立卫浴等设施;智慧食堂实现“刷脸就餐”,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心理咨询室、图书馆等场所全天开放,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学校还设立“励志奖学金”“技能标兵奖”等,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机遇,新造职业学校将锚定“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三教”改革,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学校计划新建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数字创意产业学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高地。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新造职业学校将继续秉承初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为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贡献力量,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华彩篇章。
为方便社会各界了解学校动态,新造职业学校官方网站(此处不出现具体网址,实际应填写真实官网地址)提供以下服务:
首页:滚动展示校园新闻、招生快讯、师生风采 学校概况:含历史沿革、领导班子、组织架构 专业设置:详细介绍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方向 招生信息:发布招生简章、录取查询、报名指南 教学科研:展示教师成果、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案例 校园生活:呈现社团活动、宿舍环境、食堂菜单 校友之家:搭建校友联络平台,分享优秀毕业生事迹网站支持在线咨询、VR全景校园、成绩查询等功能,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访问交流。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学校,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理念,迎接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学子。在这里,技能改变命运,匠心铸就未来!
标签: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学校简介 #番禺区新造职校官网 #新造职业学校招生 #番禺区新造职校信息 #新造职校官方网站